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下载中心

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 25,230
今日访问量: 0
2025年02期
临床研究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郝少飞;曹珺;冯伟;关春雷;马玉斐;崔京福;王玮琳;杜娟;

目的 分析老年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后相邻节段退变(AS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3年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PLIF术治疗的78例老年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融合节段数、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症(糖尿病或骨质疏松)、术前腰椎神经根受压(LNRC)分级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SD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2~5年,共发现ASD患者18例(2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融合节段数(OR=3.606,95%CI:1.104~11.774,P=0.034)、合并骨质疏松(OR=3.162,95%CI:1.067~9.367,P=0.038)及术前LNRC分级(OR=6.057,95%CI:1.790~20.493,P=0.004)是老年LSS患者PLIF术后ASD的危险因素。结论 骨质疏松、融合节段数及术前LNRC分级是老年LSS患者PLIF术后ASD发生的危险因素。

2025 年 02 期 v.15 ; 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42102310182)
[下载次数: 1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应力控制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郁新建;司惠丰;杨宇;王晶;徐瑞生;

目的 探讨应力控制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4年4月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5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的24例为对照组;采用应力控制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1例为观察组,通过增加锁骨钩钢板远端钩角度、切除锁骨肩峰端后上部2~5 mm骨性组织、折弯钩钢板3个步骤来控制锁骨钩钢板在锁骨与肩峰间的应力。测量两组钩钢板植入后无应力状态下钢板内侧与锁骨的垂直距离,以及按压钢板贴服锁骨时钢板内侧临界接近锁骨时的应力。观察两组术后12 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1、3个月肩关节Karlsson标准评定结果和末次随访Constant-Murley评分,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钢板内侧-锁骨垂直距离与应力的相关性,明确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中应力控制的合理范围。结果 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7~19个月)。观察组术后12 d VAS评分,术后1、3个月肩关节Karlsson标准评定结果和末次随访Constant-Murley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观察组肩部疼痛2例、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1例、肩峰下骨质吸收4例,对照组肩部疼痛6例、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4例、肩峰下骨质吸收6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66.7%vs 33.3%,P<0.0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术中钢板内侧-锁骨垂直距离对应力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钢板-锁骨垂直距离对按压钢板贴服锁骨时的应力影响更显著(P<0.05)。末次随访Constant-Murley评分与应力相关性回归分析显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应力控制的合理范围为17~25 N、垂直距离的合理范围为8~13 mm。结论 采用应力控制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通过调控钩钢板在锁骨、肩峰间的应力,更好地改善术后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2025 年 02 期 v.15 ; 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项目;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ZYKJ202405)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双反牵引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

李永飞;衡德忠;翟江波;周羿辰;

目的 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双反牵引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在黄河三门峡医院接受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69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牵引床治疗,观察组给予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双反牵引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复位时间、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6、12个月髋膝关节功能,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切口类型、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复位时间和手术时间更短,术中透视次数更少(P<0.05)。两组术后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和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均高于术后6个月,且观察组术后6个月髋膝关节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股骨干骨折患者,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双反牵引技术或牵引床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骨折愈合,但前者能够缩短复位时间和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术后早期关节功能改善更佳。

2025 年 02 期 v.15 ;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LHGJ20191444)
[下载次数: 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单侧经椎弓根外侧入路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Ⅰ、Ⅱ期Kümmell's病的疗效对比

黄旭胜;葛冬冬;王健;巫培康;朱辉;

目的 对比单侧经椎弓根外侧入路及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Ⅰ、Ⅱ期Kümmell's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67例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PKP的Kümmell'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单侧组31例,采取单侧经椎弓根外侧入路,双侧组36例,采取双侧经椎弓根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bb角、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VAS评分和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侧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双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12个月VAS评分和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P<0.05)。单侧组和双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差异不大(29.03%vs 13.89%,P >0.05),渗漏患者均无神经损伤表现。结论 单侧经椎弓根外侧入路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KP治疗Ⅰ、Ⅱ期Kümmell's病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前者手术时间更短,骨水泥注入量更少,安全性良好。

2025 年 02 期 v.15 ;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251223)
[下载次数: 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投稿图片要求

<正>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大小以9 cm×6 cm为宜,须提供原图。电子照片以JPG格式为宜,像素不低于300 DPI,单张图片应不小于500 kb。图中的符号(包括箭头)请在Word文档中以插入文本框的形式标注。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

2025 年 02 期 v.15 ;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新闻公告

友情链接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